首页 本社概况 出版资讯 图书频道 投稿专区 招聘专区 联系我们
李仲元新书《情蕴香笺——李仲元自书吟稿》出版
        \
        《情蕴香笺——李仲元自书吟稿》为李仲元自书自诗作品集。李仲元数十年从事考古博物馆工作,业绩卓著。专业工作之暇,从事古诗与书法创作。积年诗作千余首,多涉论古史,考辨文物,评骘前贤,描绘山川及抒发心志。所作脍炙人口,每获盛赞。作者以九十岁高龄自选三十五年间之佳咏二百四十二首,妙笔书成精美笺页,并在天头、行间以朱墨楷书为注,或解疑难,或述深意,或自调侃,多有妙趣。且黑红相映,生面独开,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。本书可以展示一代学人、书法名家之文化修养与诗书才艺,并为推进当代诗书文史之研创提供宝贵资料。
        本书作者李仲元,1933年生,沈阳人。多年从事考古、中国古文物研究。通书法,喜诗赋。出版学术专著、诗文集、书法图籍三十余部。现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名誉院长,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,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。
名家推荐
        著名作家王充闾先生评价道:“仲元先生为著名学者,多年从事考古文物工作,沉酣典籍,出经入史。其为诗也,用典深稳,使事精切,具有学人之诗、才人之诗的鲜明特点。他的许多具备历史属性的诗章,能够以有限的文字反映深广的历史内涵,以诗的艺术手法再现社会历史、现实的某些侧面,渗透着作者的学识见解和价值取向,既具诗情,更饶史性。此类诗后面大多加注,或为题解,或为纪事,实际上起到“本事”作用。所谓“本事”,亦即以事诠诗,通过标举故实以求诠释诗之本意。这种因诗以考史、援史以证诗,诗史融合、诗史互证的手法,不仅有助于彰显作者的题诗本旨,而且,同史籍一样,可以发挥“言成轨则,为世龟镜”的鉴戒作用。”
        已故著名美学家、文艺理论家王向峰先生称赞本书作者李仲元“历史与文化学者李仲元先生,不仅以书法艺术名世,其近体诗的创作也独具特色。他在诗集《缘斋吟稿》中,广施造化之工,使情成体,在抒写历史人物,观赏名胜古迹,品鉴名家名作时,能化史实为情思,化景物为意象,化文思为诗致,显示于今人运用近体诗创生新作的许多规律性的特点。仲元是历史学家、文博专家和书法家,他的日常工作与关心所向,主要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探寻与研究,对于地望名物、古迹遗踪和艺术藏品更有专业的特别关注。刘勰在《文心雕龙·知音》中说的“知多偏好,人莫圆该。慷慨者逆声而击节,酝藉者见密而高蹈,浮慧者观绮而跃心,爱奇者闻诡而惊听”,就是这种主体的偏向易感性。仲元在诗题的选材上正中了这种分析。他以专业之所务、专心之所向、专好之所求,选取他特别熟悉的历史、文物、地望之类入诗。这在艺术理论上属于写什么的问题,而写什么并不能在根本上决定是不是诗,因为关键在于怎么写,也就是主体的“化工”之用如何。”
        著名书法家董文先生评价本书:“李仲元在前贤大师经典翰墨的蒙养、陶染中,在数十年无怨无悔醉心临池中,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基调和主导风格。年复一年,任书坛沉寂与暄嚣,不为所动,我行我素,朝着一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。这就是他毕生追求的古典美。古典是历史文化的源流和血脉,古典美的魅力是永恒的,它内蕴的法、力、韵、情以及帅承的连续性,体现了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。仲元以古为新、以雅为魂的艺术道路,是对数千年中国古代书法精华的虔诚礼拜和不懈追摹,是“齐于古人”的苦心实践,才能在满眼云烟中重现清丽古雅,婀娜多姿,展示魅力感人的艺术力量。李仲元书法不以雄伟、宏大、豪放、奇恣的阳刚之美取胜,他的书法美的表现形态是清秀、飘逸、淡雅、平和。显然这是优美,即传统美学中的阴柔之美。是唯有多年研习帖学才形成的一种意味隽永之美,一种风流蕴藉之美,一种清水出芙蓉之美。与他的作品对话,如同读唐诗宋词明清小品,如同观赏翠竹沐雨、玉树临风,如同与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促膝夜谈,一股深厚儒雅的文人书卷气扑面而来,不觉融入芝兰境界,得到一种超然净化的审美愉悦。仲元先生生长在白山黑水的东北,亦有转战沙场的人生磨砺,竟也以清秀典雅的书风知名书坛。”
账号:
密码: 忘记密码